养殖数量上来了,如何更好地实现“两头乌”的经济价值?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克服名气大、市场小的束缚,让更多的“两头乌”走出通城,从而远销到更远的地方呢?
位于通城县隽西大道的这家“两头乌”猪肉零售实体店,每天的生意都不错,端午节期间,卖出了1200多斤。
通城县市民郭海涛:肉质比较细嫩,味道比较鲜,“两头乌”猪肉比普通的猪肉还要贵点,但是味道确实比普通猪肉好多了。
“两头乌”猪肉价格偏高,是普通猪肉的两三倍,因此,只有逢年过节生意才好。胡金三的养殖基地年出栏“两头乌”猪上千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
通城县五里金山家庭农场负责人胡金三:通城本地销售是一个方面,我再通过抖音等线上平台也在销售,可以通过顺丰冷链发往全国。
2021年,武汉一家专业销售中高端肉制品的公司找到他们寻求合作,但由于“两头乌”猪养殖标准的欠缺,而错失良机。
通城县五里金山家庭农场负责人胡金三:如果说我们能够拿到这个养殖标准,我们把标准给他看,我们这个猪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它的营养需求是什么,给他一个明确的数据,那就比较有权威性。
标准从何而来呢?随后,胡金三联系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委托学校的养殖专家制定相关标准。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万海峰:就是能够生产稳定的产品,猪吃什么饲料,这一套下来,然后养猪需要打哪些疫苗,整个就是一个饲养管理,一个养猪的一个标准,你不能说光写出来就行了,还测一下肉质的指标,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一边根据标准来养殖,养殖户们还在探索“两头乌”猪肉产品的深加工。
通城县五里金山家庭农场负责人胡金三:我们就通过加工,把它做成腊肉,做成香肠,更好保存一点。
通城县新三汇两头乌养殖基地负责人胡馨予:深加工就是生产腊肉、火腿,在网上卖。
目前,通城在保种、改良、养殖、加工,多方面齐头并进,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通城“两头乌”正逐步成长为大产业,并不断探索新路径。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万海峰:猪肉的市场上面不能走传统的只卖猪,卖猪是没有出路的,一定要做深加工,烤饼、生鲜包、饺子、预制菜这个方向,在大城市,在武汉、上海都可以做。
免责声明:本网站图片,文字等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责任编辑:乔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