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猪瘟 又来了!”近段时间,行业内关于非瘟的消息再度传开,这次甚至直接涉及到某万头母猪场。事实上,2023年以来关于非洲猪瘟和腹泻的消息此起彼伏,从年初传到年中,从北方传到南方,但 猪价 却一直不为所动!那么非瘟行情究竟还能否形成,我们从三大层面进行剖析......
非瘟冲进楼房猪场?
2023年7月中旬,关于湖北某楼房猪场爆发非瘟的消息沸沸扬扬,网上许多视频说该猪场的万头母猪已经只剩3000多头,已然损失惨重。此消息一出在业内引发热议,毕竟该猪场当初可是投资40亿,号称“全球最高、单体最大”的26层楼房猪场!并且工作人员很少,宣称1个人就能养1500头猪,每个工作人员进场前还要洗3遍澡。
因此该猪场被飞的消息传出后,引起行业再度质疑“楼房猪场”的安全性以及资本养猪的可靠性。毕竟如果一个猪场就是万头母猪受损,那么区域性产能的稳定性就太差;而且40亿投资已经砸下去了,却做不好 生物安全 ,难免成为话题。
当然,发瘟的消息最终被该公司“公告辟谣”,而主要原因归结于“企业内部加强非瘟管控,而外界有所误解”,并且还要邀请企业参观自证。
不得不说,他们这一波“自证”的力度很强,官方检测和行业内人士均邀请到场,可信度非常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公告中也显示出,今年南方确有非瘟点状散发,实际上今年以来非瘟消息不断,但猪价却不起波澜,那么非瘟对行情的影响力究竟如何?
“非瘟行情”剖析
首先2023年非瘟疫病和行情的客观事实有两个——
“一是全国多地确实存在“小飞”发生,笔者走访多地,与多位一线人员交流证实;
二是今年猪价难以上涨,卡在7元区间犹如一潭死水。”
那么为何今年在非瘟和腹泻等疫病消息频发的情况下,猪价却始终上不来呢?多方综合后得出三个原因:
一是疫病影响产能有限,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12个月位于4200万头以上,今年1-3月更是高达4300万头以上。在如此庞大的基本面之下,哪怕真正染病的母猪有1万头、5万头、10万头甚至100万头,其实也改变不了大局。当然,非瘟推动猪价最快还是影响肥猪,因此接下来重点讲讲肥猪。
二是拔牙很快,据某动保企业大客户经理透露,他有些客户虽然猪场发瘟了,但是现在检测很快、判断很准,也就让猪场有了很快速的应对方案,比如拔牙,比如其它......
三是清猪不缺肉,这一点不做细聊,懂的朋友自然懂。总之第二点、第三点结合来看,就知道疫病对于“供应产能”的影响很小。
此外,再从影响猪价的五大要素来看——产能基本面持续高涨,导致猪价下行;政策收储力度有限,最大的作用是提振情绪;猪肉消费提升有限,难以带动猪价;疫病如上所述;情绪能影响猪价短期波动,但大众情绪需要合理的理由。
因此笔者认为,当今真正影响猪价的核心因素其实是两个——产能和情绪。
从产能面来看,猪价上涨无望。从情绪面来看,大家需要一个能够值得相信的理由,一个“产能大跌、猪价将涨”的理由。任何大众化的情绪,都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我们能听到这么多非瘟的消息,一方面是确有疫病发生,但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在期盼,期盼疫病能变成异常“及时雨”,推动行业走出深亏的泥沼!
所以非常有趣的是,在“发瘟消息”中大猪企“露面”非常多,在河南一定有牧原,在广东绝对少不了温氏!并且消息一来就是数以万计的猪没了,唯恐去产能少了(哭笑不得)。毕竟大家都明白,真要想快速迎来“非瘟行情”,那最好是产能庞大的猪场中招!
那么,大家都关注的是,将来还会出现“非瘟行情”吗?
“非瘟行情”形成的条件
要清楚将来是否还会形成“非瘟行情”,首先要明白它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 生猪 产业只经历过一次非瘟行情,那就是2019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
现在回顾来看,当时非瘟行情的背后,其实是全产业链对非瘟认知的严重不足!
例如上游动保产业妄图迅速研制疫苗,结果引发疫苗毒;饲料产业的原料、运输加剧病毒传播;中间生猪养殖更是“四处漏风”,一昧的怕、盲目的治,怎么都防不住;而下游屠宰也不够重视,助推病毒传播。
全产业面对非瘟的茫然无知,导致了全国大量生猪产能去化,才有这样高涨的行情——2019年全国母猪存栏最低降到了1900万头以下,并且中间有1年多的时间母猪存栏在3000万头以下!
我们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2023年的今天,能繁母猪还会降到3000万头以下吗?!
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三大因素保证了非瘟不会大规模发生!
第一,顶层设计稳固:全国生猪调运规则和常态化防控机制,决定了疫病难以跨区域大规模发生。
第二,上下游防疫完善:无论是动保企业、饲料企业、育种企业还是屠宰企业,大家对非瘟的防范非常严密,即便有某一家企业出现问题,也难以撼动整个大局。
第三,大规模猪场成为主流:非瘟后生猪产业结构变更,以大猪场为主,而大猪场都以生物安全体系为建立基础,大大拔高了行业非瘟感染的总阈值。
所以说,“非瘟行情”确实有可能再现,毕竟世事无绝对,但其出现的几率已经非常渺茫!而大家盼望“非瘟行情”也情有可原,毕竟现在行业深度亏损,大猪企们却还在逆势扩张,让中小猪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养殖户何其无奈!
总之,在当前生猪产业的结构和特征下,要看到政策、消费、疫病都逐渐成为助推情绪的“辅助面”。大家可以搭台唱戏,但千万不要做那个躬身入戏的人,维稳发展才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