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的存量竞争时代已经来了!据国家统计局我国6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96万头,环比5月略有增加,也就是说 猪价 在7元的泥潭中挣扎了7个月后,能繁母猪不降反增……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 生猪 出栏约3.7亿头,按照综合数据研判,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或超7.3亿头,甚至远不止这个数字……(根据业内人士的一些研判我们生猪的储备产能可能已经达到了9亿头,细思极恐!)
此外,2022年我国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加之需求端人口老龄化、消费水平下降、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禽肉、牛羊肉消费占比略有增长,猪肉消费占比下降)导致市场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量进一步下滑。
猪越养越多,而猪肉消耗的几个影响因素只会越来越弱化,肉吃的越来越少,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中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决定了生猪行业已经进入了存量、甚至缩量竞争时代。
相对于增量时代的竞争,在存量时代的竞争更为残酷,说到底就是一个出路——打败对手,你死我活!因为市场份额就这么大,甚至还在逐年缩减,总得有人退出市场!
生猪养殖行业近几年的规模化程度迅速提升,很多人认为现在养猪业已经是规模猪场的天下。规模猪场可以凭借极低的养猪成本胜出,例如牧原,所以退出的一定会是散户小玩家!
“规模不经济”——养殖规模越大越好?
非也!
相比于工业,农牧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规模不经济”,甚至有时候适得其反,规模越大,亏得越惨!
这个很好理解,当下 生猪价格 在7元左右,我们就拿成本控制的最好,养猪规模最大的牧原股份来说,他们最新公布的养猪成本是14.6元/公斤,核算下来出栏一头猪大约要亏损大约80元左右,这种情况下,出栏的越多亏得越多。其他规模猪场都是这样!
事实也是如此,很多家庭农场的养殖成本比大型养殖集团的成本要低,一些中型规模的养殖场养殖成本也比大型养殖集团的成本要低。现在一些大型养殖集团的猪场里可能有几十栋养殖楼,年出栏几百万头,工作人员都有上千人,规模积聚后,养殖风险就会提高,并且风险一旦不可控都灾难性的。
这符合农业行业的特性,牧原集团能做到今天这种程度,与他们有一支强大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关,并非由于"马太效应"。
所以说到底,在存量竞争时代,效益才是核心,利润才是王道!
存量竞争时代规模猪场竞争力向科技与创新转移?
但是对于不同规模的猪场来说,保持盈利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对于规模猪场来说,促进其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人才、技术、土地等,这多种因素组合在一起,从而寻求增长,其中资本和人才都是实现增长的关键变量。但是现在来看这两个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深耕饲料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的资本稀缺时代,可能建个饲料厂,就能赚钱。但是在今天,只要有好的项目,钱自然会找上门来。”
而另一方面关于人才,这也是所有企业的最大痛点。一方面优秀人才难招难留,另一方面,大场培训招聘专业人才费用高昂,而招聘应届生等没有经验的新手,培养费用又太高,并且一旦新手变成老手,很多会自己单飞、单干!并且绝大多数猪企都为人力支付了巨大成本!前段时间牧原牵头大型猪企业之间签订的“不挖人公约”也是被这个问题逼得吧……
所以在存量竞争时代,规模猪场需要由依靠规模增长、数量增长,转变为依靠质量增长,依赖科技和创新。
例如在生猪育种领域现在很多育种企业已经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系,并且开始依据屠宰端的数据和终端猪肉风味口感来提高自己的附加值。例如家育种业集团的把本土黑猪的品种培育也作为重要的育种方向,其风味口感俱佳,肉价虽高于普通猪肉一截,但在终端市场上很有竞争力,那么屠宰场会选择这样的猪场合作,养猪场也会选择这样的育种企业,这就OK了,这就是依赖技术带来的附加值,可能不会带来规模上的明显增长,但是对于来讲效益和价值是明显提升的。
学会“傍大腿”是中小型猪场的出路之一
那么,在存量竞争时代,中小规模猪场该怎么做?
不同于规模场,中小规模猪场在战略上,应该由追求"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在战略选择上,不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要注重品质。竞争逻辑变了,中小企业要改变竞争策略,做小做精。
营销上,主动、积极地与大企业合作。你可能会说,大企业根本不会理我们这些小公司。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很多规模猪场都有了“生态链”的理念,他们希望有长期稳定的兽药、疫苗等生产资料供应商,他们并不愿意频繁地更换供应商。即使自己没有能力做全产业链,也都在联合自己的上下游做好生产闭环。如果能傍上规模企业的“大腿”虽然大集团的条件比较苛刻,但只要你在现金流上承受,就会带来一定的增长。
再例如去年牧原集团与中牧股份联合生产兽药,也是希望获得稳定、可以掌控源头的兽药和疫苗,降低发生疫病的风险。这些都是机会
当然除了与大企业合作外,还可以选择在某个区域深耕、某个细分领域深耕,做到头部。
所以说在存量竞争的时代,机会还是有,但是门槛高了。并且今后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将变成自己。小企业不要被大企业吓倒,你是在和自己竞争,只要在管理、效益上提升,依然存在发展机会,中国的消费市场是“折叠市场”,不存在马太效应。